第510章 经典换经典

“天下地图自当是要让旁人知道咱大明有多少州县,用不着那么详细。”

说起来与此相关的,朱元璋底气明显要足很多:

“且就算是打仗了,那军帐里自然有沙盘,有方圆百里地图,有斥候为耳目,用不着这么复杂的地图。”

眼看着夫君在这里坚持意见,马皇后决定从善如流:

“好好好,陛下明鉴,想来自是也不屑于偷摹这地图的。”

但没想到朱元璋脸色狡黠:

“当初妹子教过咱不止一次,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咱是嫌弃大费周章如实绘天下地图要靡费人力,又不是嫌弃这精细地图没必要。”

“要是能在这上面见中国之地貌,那自是要用的,如此岂不等于节省了一笔开支?”

“当然前提是这地图为真,而非屏风弄怪戏耍于人。”

眼见夫君说的掷地有声,马皇后禁不住好奇:

“若这屏风光幕之内容是作弄骗人呢?再治屏风欺君之罪?”

然后她便看到明天子沉思了一下认真点点头:

“那自当流放御膳房,处灶台之刑。”

……

“这西辽亡国亦足可称耻。”

李世民摇摇头,在光幕上见多了国起国灭,但这西辽可谓是印象最深刻的之一。

耶律大石百骑西奔,可谓是创不世功业。

结果区区五六十年后,离心离德也就罢了,竟被一外番部落行了那田氏代齐之事。

而且最终虽是因那蒙古大军来此,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得人心,以至于人心思叛。

至于那后世感叹的什么老子英雄儿好汉什么的,也使得李世民顺理成章想起了那后世唐史。

他的孙子是谁来着?于是李旦和李显两个名字从心底浮现。

这李旦还能称得上人物,至于李显就……

只能说规范储君家教,刻不容缓。

“妾身倒是好奇那悯文帝能有何等俊俏了。”

长孙皇后好奇道。

这般话语引得天策上将佯怒:

“朕不美乎?”

群臣窃笑,长孙皇后也笑着摇头道:

“后世称陛下如凤,自是美甚。”

“郎君若是如那王子西奔,想来即便是于中亚地界亦可缔万盛之国。”

“只是可怜妾身便要孤苦伶仃一生……”

于是周围的窃笑顿时变成了大笑,就连魏征也是一边摇头一边笑,然后便看到那边的褚遂良捧起了身旁的一个册子笔走龙蛇。

周围的大笑声让李世民顿时想起来这殿内旧臣若是算年龄大多是他长辈,也难怪此时多有作怪之笑,虽略微有点脸红,但还是大声道:

“观音婢与我乃自幼相识,何忍弃之而去?”

杜如晦不禁笑着大声道:

“陛下不若与娘娘先返后宫,晚间再读今日之记要便是。”

嬉闹过后,眼见帝后坐回榻上咬耳朵,杜如晦便也说起正事:

“竟是景教。”

房玄龄也是一起叹气,神色复杂:

“竟是景教。”

眼见两位宰辅这般神态,魏征倒是好奇了,忍不住询问:

“国公知景教?”

两位宰辅对视一眼,眼见其他人也好奇看过来,于是点点头道:

“今岁河西有奏,称自西域有来波斯僧名阿罗本,携有《尊经》一部,如今正在敦煌译经。”

“随奏附有那波斯僧之信,信内其人自称……大秦景僧,求请来长安,宣扬景教教义。”

甘露殿内顿时静了下来,均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

魏征犹豫了一下道:“也就是说……”

“也就是说此教应当是第一次入华夏。”

杜如晦知道他想说什么,于是点头确认道。

这便让其余人有点纠结起来,秦琼低声道:

“那景教教皇居罗马,其卒竟能不远万里至此传教,实乃闻所未闻……”

陛下送玄奘法师西行可没过去多久,他们也都还记得玄奘法师西行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取天竺经学之精华?

结果眼下这景教倒好,还没等众人琢磨要不要派船队西行见地中海之景记西方经典呢,结果人家已经摸到你家门口了。

至于秦琼称这波斯僧为卒,众人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后世不都说了有十字军第一次东征么。

有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由此可见这景教也绝非是能甘于教民向善的,于是一时间都有些心思重重起来。

寂静中李世民骤然抬头:

“这景教是从西方而来而非从波斯而来?”

“那自当召见!速速召见!”

“告诉那阿罗,给朕带过来十本西方科学相关经典,朕便同意与其谈谈在我唐传教之事。”

长孙皇后不得不小声提醒道:

“郎君,那波斯僧…那罗马僧名为阿罗本。”

李世民似是只听进去了一半,点点头道:

“朕要的就是他们的那本《几何原本》!”

长孙皇后扶额,秦琼略有一些讶然,几个文臣怔了一下,旋即躬身,房玄龄直接答应道:

“臣今日便拟定公文,讲明所换之物,并邀其往长安一行。”

房玄龄可不想要那罗马僧生出大唐对他有所求的想法使得对方还要讨价还价。

经典问题能谈的话,皆大欢喜,不然的话便要谈谈这大秦景教在敦煌未经天可汗允许便私传教义的事情了。

……

“景教,大食教、佛、道、摩尼教……”

赵匡胤在心中略微盘算了一下便顿感头痛,这还是单单只算了统称,实际上佛道双方几百年来都还各自演化出了不少的小教统,其门徒各自攻讦,复杂得很。

赵普不失时机赞道:

“我大宋此时对那宗教的态度,正宜。”

赵匡胤紧锁的眉头展开少许。

那萧屈出律所下的攻害景教和大食教的命令,他很是不屑。

但若说与那蒙古一般擎出来“信仰自由”的口号,他也不敢。

而最合适的办法……他不由得想起周太祖和周世宗两位抑佛之策以及当时文臣的陈清弊害之奏:

“最稳妥者,当属给民开蒙。”

“识字愈多,并能因而入仕,那醉心于神鬼佛道之事者,便愈少。”

赵普立马紧紧跟上:

“而若给百姓开蒙,则需仓廪衣食俱足,还需纸价愈贱,如此方能令黔首亦知圣人言。”

赵匡胤很是欣慰点点头。

空炅法师在心里撇撇嘴:

我还什么都没做呢就遭罪至此,兄长竟还觉得自己没有醉心于怪力乱神之事?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