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李想的婚礼

嗡嗡时期,大家的结婚证,是一张像奖状似的证书。

新人们在得到这张证书后,多用镜框装裱,挂在堂屋或房间的墙上。

六十年代流行的36条腿或72条腿,在70初期也没了说法。

更别提三转一响了。

结婚用品,大多都是女方提,男方备。

大家现在走节俭风气,像三转一响这样的大件,女方碍于原因不好提,男方也顺势不再买。

这股“奢侈风”就像突然被掐了脖子似的,戛然而止。

现在最挑剔的反而不是嫁妆彩礼这些,而是彼此的身份阶级。

如果彼此身份合适,孑然一身结婚的大有人在。

此时最流行的婚礼时尚,是把婚礼举办成一场小型或大型的茶话会。

既然是茶话会,也就侧面说明了,不会为前来祝福的亲友们备宴,至多在茶话会上备点开水和喜糖什么的。

条件好一点的新人,则会让零嘴的种类再丰富一些。

李想跟秋芳花的条件,那何止是好一点,他们的婚礼上喜糖、瓜子、花生这些只是基础,点心更是人人有份。

喝进嘴的水,也给了客人三种选择,一个是放了糖的甜水,一个是泡了高沫的茶水,最后是纯开水。

这些都是大家在食堂窗口排队领取,跟打饭一样,由食堂师傅给大家颠勺。

时兴的婚礼着装,是新郎或新娘穿军装或红卫兵装。

一般首选是军装,如果没有,则退而求其次才选后者。

如果是后者,不仅新郎和新娘会穿,亲朋好友中如果家里备了这套衣服,婚礼这天也会穿了过来。

这时大家可没有什么抢了新人风头的说法。

大家只知道,着同样的服装,待会一块儿跳忠字舞好看。

无论是军装,还是红卫兵装,在李想看来区别都不大,都是一身绿。

颜色真要计较起来的话,红卫兵装反倒更绿哇一些。

有着后世思想的李想,并不以撞衫为荣。

他觉的婚礼只一次,没给秋芳华举办一场盛大且独一无二的婚礼,已经是对她很抱歉了。

但凡能够特殊照顾的地方,他都尽量让他的新娘,能够拥有独属于她自己的婚礼细节。

两人身着崭新且合身的列宁装,站在门口迎客的时候,所有第一眼看见新人的客人们,眼前都一亮。

登对。

这是大家彼此的共同印象。

而且是全方位的登对,不仅指两人俊秀和冷艳的不俗外貌。

从身高到气质、学历、工作、身份等等,两人无一不合。

仅一句郎才女貌,也只是道出两位新人的部份美好。

不过话回来,外表的冲击力,才是最直观的冲击。

列宁装的材质和款式分为好几种,如果用棉布来做,短款的被通为称为干部服,长款的则像是风衣。

如果用呢布来做,那整个板型则会非常挺阔,尤其是长款的,非常神似军装大衣。

个高的人穿上,别提有多神气了。

秋芳华头上戴着一顶同色小呢帽,虽然发型还是扎着两根粗长的麻花辫子,但就是怎么看都好看的要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