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她的心意

《六零苦情女主不干了》全本免费阅读

孙希希还是很懂恩威并济的道理的。

她在工地守了一上午,发现这群人确实做活儿卖力了,便从食堂借了碗,兑了一整瓦罐的蜂蜜水给他们送去。

这时节青黄不接,物资供应又紧缺,就连带有杂质,品尝起来有苦味的古巴糖都要凭票供应,蜂蜜那就更是好东西了。

尝到嘴里纯甜纯甜的,滑到干涸的喉管里,就像甘露滋润了久旱龟裂的田地,那滋味别提多舒爽了!

临时工们像在品最烈最醇的酒般,一小口一小口地尝,根本舍不得一饮而尽。

可队伍里也有生得猴精的人,一口闷完,就拿竹水勺去舀下一碗。

惹得众人悲愤地赶紧喝完手中水,也抢着去舀下一碗!

不片刻,瓦罐里的蜂蜜水就见底了。

有人还用力地晃摇着罐身,期待里面能滴出最后一滴甘露。

没滴出来,就着恼地骂挑起“抢水事件”的始作蛹者:“刘狗蛋儿,非得一口气把水抢光你才舒坦是吧?现在大家都没水喝了,你高兴了?”

刘狗蛋儿不甘示弱:“你就没抢?你比我还多抢了半碗!”

“我不抢,等着被你抢光啊?!”

喝个蜂蜜水,还闹出矛盾来了。

不过,孙希希就乐意看他们内部有矛盾,这样她才好分而治之。

曾铁栓不就是因为矛盾而站到她这边来的吗?

铁板一块,她还真不好治理。

于是,她没什么诚意地劝架:“我花工钱请你们过来,不是请你们来吵架的。喝水喝够了,就干活儿去。”

声调也不高,语气也平平淡淡的。

但就是这不大的嗓门,在孙希希展示过“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膂力后,听在这帮临时工耳朵里却如掷地般有声!

他们立马不吵了!

放下罐子,拿起工具就开始干活儿。

对此,孙希希表示满意。

虽说谎言迟早会被揭穿,他们迟早会发现她连缚鸡之力都没有。

但那又如何?

等他们发觉不对,工程早就结束了,她也已经得到她想要的了。

到那时,他们也结到工钱了。

难不成还会因区区谎言,冲过来质问她、揍她?

当然,她也没对他们完全放心。

她再次走村蹿社登记了一波候选临时工名单,给自己建了个人才库。

再有胆敢闹事的,她就直接换人了!

……

绿军装们的助农月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在松山坡的开荒大体完成后,傅佑平就过来找孙希希:“新年度的民兵军事训练不能再拖了,夏季征兵也得提前开始筹备了。昨天,县公安局那边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我们人武部的同志不在,他们□□救灾的工作做得很吃力,人手根本不够。”

他说:“你这边的事也已经上轨道了,要是没别的事儿,今天干完活儿,我就领着他们回去了。”

他嘴上说的全是公事,但眼里蓄满的全是不舍。

孙希希心里也空落落的。

她已经习惯每日结束繁重公务后,找他闲聊杂谈几句的日子了……

她掩下失落,说:“急什么,今晚走和明早走不是一回事吗?我让队员们给你们开个欢送会,开完了你们再走。”

拉上赵春花和唐棠,就进城采买物资去了。

采买完物资,她还去找了电影院和戏院。

先前县里成立临时优抚工作委员会时,她作为副主任为着宣传问题,曾跟这些地方的头头打过交道。

双方也算是攀扯上了交情。

再加上电影院除了放映电影外,也专门设立了放映队到各公社巡回放映电影的,她一提到是请他们去给军人放电影,那不也属于优抚工作的一环?

对方很容易就答应了。

电影院一答应,孙希希就更好跟戏团提了:“你们这个工作还是要紧跟时事啊,你瞧,电影院都要去给军人放电影了,你们还一点表示都没有?”

再悄眯眯跟对方提一句:“到时候,县报的记者也会来的,给你们美美拍张照挂头版头条……”

戏团还能不答应?

搞定这两个,她再去找县报。

县报秦记者她也是打过几次交道的了,给对方递上一包烟,再说:“咱俩熟,这个新闻我谁都没告诉,只告诉了你一个人……”

于是晚上,电影放映队扛着放映机、扩音机还有扬声器,剧团演员化着舞台妆、穿着戏服、戴着头套,记者拿着纸笔和照相机,全汇聚到了松山坡脚下。

拳头粗的竹竿子上,拉着“感恩县人武部和野战部队官兵助力兴农”的红色横幅。

从各家各户借来的木桌上,摆满了各色小吃和饮品。

妇女们笑着为绿军装们献上大红花,并各自倾诉着对他们的谢意。

秦记者赶紧把这体现军民鱼水情的一幕拍摄了下来。

等孙希希上台致谢辞,并宣布当晚表演节目单时,他又拍了一张。

欢送会的第一个节目,是铁娘子生产队的队员边扭秧歌边敲腰鼓的表演。

气氛热烈而隆重。

秦记者拍完之后,就赶紧去自己那桌吃起东西来,生怕去晚了,会被旁人哄抢一空。

也不怪他着急,这场欢送会光饮品都有数种。

有酸梅汤,有喝着带了股桃香味的茶品,据孙希希说,这个叫蜜桃乌龙茶。

嚯,可比茉莉花茶好喝多了!

喝着喝着,还能嚼到一颗蜜桃蜜饯,那滋味别提多美了。

还有西餐厅才能喝到的咖啡。

那咖啡据说还是咖啡豆煮的,放了砂糖和刚挤还热乎着的牛奶,一喝,各种香和甜就在嘴里爆发起一场局部战-争!

除了这个,还有西凤酒。

这可给了好酒之徒咂嘴品酒的机会!

这还只是饮品,吃食就更丰盛了。

有白脱栗子蛋糕、条头糕、贵妃酥、酥皮蛋筒、掼奶油、蜜枣粽、盐金枣、橄榄蜜饯!

可谓是中西合璧,饶是秦记者这般见多识广的人,也未曾见过这样的欢送会。

他想,这孙希希也太有想法了吧。

见微知著,她看起来就是个在生活和工作中十分注重细节的人,别人只是在“活着”,而她却能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活该人家步步高升!

他一口闷了个白脱栗子蛋糕,差点被那白脱美得舌头都化掉了!

乡下没有电,放映队就把自带的两百多斤重的临时发电机抬了过来。

拉好电线,把银幕挂起来先给前头要表演的戏团当背景,再把灯泡接到电线上。

黑夜里,灯光就亮了起来。

戏团花旦在台上摔掉帽子,京戏唱段立时就来:“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座山雕杀我祖母掠走爹娘……”

——这是京戏《智取威虎山》的选段。

那唱腔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细腻,顿时将这个年代难得看到点娱乐节目的群众带入看剧的情绪中。

接下来的节目,是绿军装们出的。

他们推举了一位会弹吉它的青年,站到人群最前面弹唱了一首《歌唱农业发展纲要》。

赢得了一片掌声。

等到最后一个节目,也就是放映电影《斩断魔爪》时,许多别队的乡民也收到风声,带着小板凳过来看电影了。

足足把现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好在他们知道这场欢送会是专门给绿军装们举办的,没好意思挤到绿军装们前面。

有些挤在外围,实在看不到的,竟坐到了银幕后头看!

——那里也能投射出来稍显模糊的影像。

趁着大家都忙着看电影,孙希希带着秦记者挤到了傅佑平面前。

她给他们介绍:“这位是县报的秦记者,”又指着傅佑平对秦记者说,“这位……”

秦记者笑着说:“这位是家喻户晓的傅同志。”

并向他伸出了右手,准备来个握手礼。

傅佑平边握手,边将询问的目光望向孙希希。

孙希希笑着解释:“他是来采访县人武部这次助农活动的。”

她没说采访他,而是说采访县人武部,傅佑平立时就懂了她的意思。

他历来是不缺有人称颂、报道的,但他手下的这群人还有来帮忙的野战军要是被报道的话,对他们无疑有助于日后晋升和年度表彰。

退一步来说,就算以后未被表彰,他们拿着报纸在亲友圈,乃至相亲时摆到桌面上,那也是一份荣耀!

不管是欢送会的正式和仪式感,还是采访,都是她在帮他拉拢下属。同时,也是帮他把人武部到底做了什么工作宣扬到社会面去。

他深深地望了她一眼。

她娇俏地冲他眨了眨眼睛。

秦记者没注意到他俩的小动作,犹在赞叹:“上阵真英雄,下阵子弟兵,没想到傅同志不仅带兵有一套,对农民朋友也如此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