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钟离秋阳觉得怪异。
今儿个,整个临水城的人都觉得这位摄政王的喜好很是怪异。
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几乎所有人都在说着摄政王,却不是摄政王如何英明神武,而是摄政王那令人费解的喜好。
有人摇头叹息。
有人不以为意仅仅一笑。
临水城悠然茶楼。
二楼雅间。
夜色渐临,雅间里的大红灯笼已经亮起。
谢同举煮上了一壶茶,看向了坐在对面的陈丁卯。
“陈公稍坐片刻,您老要寻一些匠人,这事儿还是临水城邹家的人最为清楚。”
“在下已派了人去将邹老爷子请来,呆会咱们就去隔壁的食味轩去用饭。”
陈丁卯拱了拱手:“这事麻烦老弟了!”
谢同举咧嘴一笑:
“这是在下应该做的,毕竟这么些年来,我谢家能够在这临水城站住脚跟,可全靠陈公您的帮助啊!”
陈丁卯一捋长须,“这可说不上帮助,不过是生意上的往来罢了!”
谢同举捻了一撮茶叶放入了茶壶中,“陈公,您瞧,这悠然茶楼的茶叶,便是我谢家所供之货。”
“不瞒陈公,而今这临水城,一半的茶叶生意都在我谢家手里。”
“但我谢家所有的茶,可都来自颍州陈氏!”
“在下心里是明白的,陈公给在下的价格极为公道,陈氏出产的茶叶品相和味道也极好,这才让在下能够在竞争最为激烈的江南道有了立锥之地啊!”
“多谢的话,在下就不多说了。总之,我谢家永远会跟随您颍州陈氏的步伐……”
“当然,我谢家也只做茶叶的生意,毕竟开矿冶炼这事儿吧,我谢家一来毫无经验可言,二来……也没那么大的财力去投入。”
陈丁卯微微一笑,“要说开矿冶炼,我颍州陈氏也不敢贸然大量的投入啊!”
“毕竟官府有个盐铁司,能够拿到颍州境内的开矿权……这已经是颍州陈氏最大的能力了。”
“至于其余地方,老夫也不敢去想。”
周同举惊讶的抬起了头来,“那陈公要去北漠道……不是为了勘察矿山?”
陈丁卯沉吟片刻,说到:“这就得看摄政王是什么意思了。”
“老夫在此等候苏氏家主苏明堂,便是寻思名堂兄或许能够见到摄政王。”
“老夫希望能够通过名堂兄也能请摄政王喝一杯酒……当然,这个想法不太可能,那么能够请名堂兄帮老夫探探摄政王的口气也是好的。”
“北漠道多山,山多总会有矿。”
“工部并没有派人去勘察过北漠道的那些山岭,想来就算是有勘测出来也没精力去开采打理。”
“我陈氏可做这件事,若是找到了矿藏,大可以与朝廷共享其中利润。”
周同举吃了一惊。
因为开矿这活儿可不简单。
要在茫茫群山中找到矿藏本就很不容易,若是真找到了,要将里面的矿给开采出来,这可需要极大的人力物力!
便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
与官府合作……这种事曾经就有过。
可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好。
官府不太讲究信誉!
见了那白花花的银子,他们一纸文书将矿山占为己有这还算是好的。
更有甚者,直接扣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是要杀人灭口的!
与官府合作,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周同举斟茶,递了一杯过去,不无担忧的低声问了一句:
“陈公,摄政王……一个喜狗的摄政王,咱说句掉脑袋的话,他见狗都心喜,见了那金山银山……会不会眼珠子都绿了?”
陈丁卯端着茶盏吹了吹,沉吟片刻,说道:
“老夫的看法倒是不一样。”
“哦……?陈公如何看待这位摄政王?”
陈丁卯悠悠说道:
“今儿个确实看见了他带回来了许多的狗,这便说明他从吴国带回许多狗的事恐怕是真的。”
“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老夫所看,其一,他是宁国诗仙,是真正的读书人!”
“从他的诗词文章看来,他这个人并不是那种阴狠毒辣之人。”
“昭化二十三年的那场京都之变,他本就可以登基为帝,却为了救钟离若水,他放弃了皇位……”
“老弟你想想,一个连皇位都不放在眼里的人,他会在乎那矿山么?”
“其二,他成为了宁国的摄政王,姬泰一系被清洗,包括江南道官场和江南商氏的覆灭,官府查抄的所有财物,尽皆押送回了京都归入了户部!”
“老夫听说就连这位水师提督钟离秋阳,他在望江码头截获了商氏的商船,查抄了商春秋的老巢之后,也没敢留下一钱银子!”
“这便说明咱们这位摄政王虽然年轻,但规矩却立的很是严格!”
“再看看姬泰一系倒台之后摄政王所用的这些人。”
“温煮雨温首辅,此人学贯古今还游历了诸多国家。”
“他是真正的见多识广,并且绝不迂腐,绝不拘泥于过往的旧政!”
“所以,他能在摄政王离开京都之后,完全的贯彻了摄政王所定下的提振商业之策。”
顿了顿,陈丁卯呷了一口茶,又道:
“再看门下省门下侍中苏亦安苏先生!”
“姬泰执掌朝政时期,苏先生受排挤而远离京都,去了景宁县开了个三味书屋当了个教书先生。”
“若是摄政王是个荒唐之人,他断然不会在途径景宁县的时候礼贤下士前去拜访苏先生!”
“你恐怕不知道苏亦安这人很是倔强,老夫也不知道摄政王是如何说动了苏先生请了他出山,直接就官拜门下侍中……这可是二品大员啊!”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摄政王不仅仅有一双慧眼,他还敢用人!”
“他所用的这些人,包括中书省中书令年承凤,尚书省尚书令齐尧,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周同举听得目瞪口呆。
这些人便是而今宁国庙堂上权力最大的几个人,他自然都知道,却没有陈丁卯所了解的这么透彻。
此刻一听,方知他们竟然皆是摄政王所启用之人。
也就是说,摄政王在离开京都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搭建好了宁国权力之框架。
难怪他离开前定下的那些政策能够顺利实施。
他回京都之后登基为帝,这也顺理成章,绝不会再有任何人反对!
摄政王……大智慧!
周同举在感叹的同时问了一句:“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齐心协力!”
“锐意进取!”
周同举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听陈公一席话,令在下茅塞顿开!”
陈丁卯一捋长须笑道:
“那么……摄政王喜狗,这不过是他的一个独特癖好罢了。”
“不影响大局面。”
“也不会对宁国之未来造成任何影响!”
“摄政王既然如此重视工商业,那么陈氏提出的这一计划,想来他也会仔细的去权衡一番。”
“而今宁国国力尚弱,颍州陈氏此举,当然有为陈氏谋利之心,但更多的……”
“还是为了给宁国的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
周同举听明白了,正要说话,却扭头向门口看去。
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站在了门口,他躬身一礼,歉然说道:
“主家,邹老太爷去了提督府。”
“听说是摄政王派人请去的。”
周同举与陈丁卯对视一眼,满眼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