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日久见人心

若是元氏答应他,那他就带元氏进城。

若是不同意,他就再去找别的伙计,总之,他不会有任何怨言。

毕竟,感情之事是不能强迫的,他不可能逼迫他人做出违背意愿之事。

谁想,杨老二的心意却让元氏羞红了脸。

她们这些孤身的妇人,都是被家族抛弃的。

能活下来也都要感激陌锦初和穆公子,是他们带着她们脱离了苦难,得以一路跟随来到这荒原。

本来,到了这里不愁吃不愁穿,不但有了自己的田地,身上还有了银两,她们就已经很知足了。

包括元氏,她也没想过再嫁人。

这世道对女人有多苛刻她们比谁都清楚。

所以每个人除了专心干活儿,从不奢望其他任何东西。

可杨老二的表白让元氏顿时就有了泪意。

他说,他心悦于她,想和她结为夫妻共同生活。

她的闺女以后也是他的亲闺女,他会好好待她,不会让她受了委屈。

他还说,明日他就要进城做烧烤和麻辣烫的买卖,想带着他们母女一起去,希望他能给个准话。

元氏看了一眼自家闺女,见闺女早已是泪流满面,但还是冲她点了一下头。

看来,闺女也是赞同她改嫁的。

她又看着一向老实真诚的杨老二,没有丝毫迟疑就答应了。

虽然没有男人她也能将女儿拉扯大,但有个男人,她做什么就都有了底气。

她愿意,她愿意嫁给杨老二。

而且杨老二这个人看似老实,其实很有主见。

今日他既然说了这个话,那就说明,他心里也是有她的,她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陌锦初打量着跪在外公外婆面前的元氏。

女人身材矮小,模样一般,面对他们也有些拘谨。

但身上的衣物很是干净整洁,整个人也都显得很是利落,看着还挺不错的。

没想到少言寡语的舅舅居然这么快就能找到一个新娘子回来,还真是令人欢喜呢。

再看铜娃和铁娃,两人那小脸上虽没有多高兴,也没有出声反对自家爹爹什么。

这是大人的事,他们小辈还是少掺和为好。

老韩氏看着儿子眼中的神情,有忐忑,有期待,她就心软了。

又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元氏,眼眸里也染上了喜欢。

“儿啊,只要你和元氏同意,我和你爹自是没有任何意见的。

只不过有一点。

即便将来你们再生下孩儿,也不可慢待了铜娃和铁娃。

他们是我杨家的孩儿,谁都不能欺负了他们。”

这句话,明显是在提点二人。

若是他们对孩子不好,他们老两口也能养大孩子。

但孩子到底还小,需要父母的疼爱,这一点,谁都代替不了。

儿子再娶他们很开心,但就怕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

还有,老二这先斩后奏的动作给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儿子身边有个女人照顾着他们也很开心,但该说的话,老韩氏一点都不会省略。

“娘,您放心,儿子在这里发誓,哪怕儿子重新有了一个家,铜娃和铁娃也是我杨老二的儿子,我和元氏会一生都对他们好的。”

“我......我也是。”

元氏也鼓足勇气说了一句。

“杨婶子,杨叔,我也会一直对两个孩子好的。”

元氏没有再说太多。

日久见人心。

将来的一切,她会用行动去说明的。

“好,好。”

老韩氏和杨老汉很是开心。

只要对孩子好,他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见事情谈妥,杨老二便带着家人去了四方楼。

等去了那里,李村长和陌族长已经侯在里面了。

“哈哈,这还真是意见天大的喜事呢。

杨老二,你很不错,村长大叔支持你。

以后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洪湾村也就越来越好了,哈哈哈.......”

村长很是开心。

什么女人就该从一而终,那就是狗屁。

互相帮衬着过日子有什么不好?非要守着那些旧礼做什么?

陌族长也没反对。

都是二婚的人了,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挺好。

元氏的女儿元小麦本有些拘谨,但陌锦初以及杨氏等人对她很是和善,让她也没了紧张,很快就和慧文等人聊了起来。

都是年纪差不多的孩子,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看着几个孩子其乐融融的,元氏的心也放了下来。

陌家人是极好的,杨家的人也都很不错。

她算是跌进福窝里了。

老韩氏给元氏包了十两银子的红包,元氏又在村长和族长的见证下给二老磕了头,她就算是杨家正儿八经的一分子了。

至于纳吉迎亲拜堂这些步骤也都免了。

再婚之人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要家里人同意即可。

杨老二的婚事就这么完成了。

但晚间铺床的习俗杨氏几人并没有忘。

她和杨大花早早回去剪了喜字给杨家的大门口以及杨老二的窗户上都贴上了,又让杨大郎写了对联贴在了大门上。

至于床榻上,杨氏也给他们换上了大红的床单被罩,又燃上了两支红色的蜡烛,被褥底下也都撒上了花生枣子等物。

只能这样了。

此事太过突然,她们只能这般布置了。

而村里的男人们听见杨老二又成了亲,等他们回来,还去新房里热热闹闹闹了一下洞房才离开。

这么大的喜事,不闹怎么行?

等早间离开洪湾村时,兄弟两个又从村外选了几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妇人带了过去。

做吃食的地方必须干净,妇人们干起这些活儿来比男人要麻利细心。

也就收拾了半个月的时间,四风城的两家烧烤店就开张了。

两家店面积不小,里面布置也很是干净明亮。

一开张就吸引了不少的食客前来光顾。

因着这是何家的铺子,也没人敢来这里捣乱,所以除了最初几天有些手忙脚乱,后面的生意越做就越顺当了。

而四风城的人流量也明显多了起来。

花满楼顶楼。

清幽的香气满室飘香,琴音袅袅。

四月的清爽伴着清晨的柔光,洒在斜倚于软榻上的人儿。

女人冰肌玉骨,姿容绝丽,偶尔眉头微蹙,自带一种风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